自用筆記第 15 章 自由與實踐

自由與實踐

【辯證法】何為自由?何為實踐?

【庸俗實踐論】

【庸俗的決定論】→【定律/必然性】存在于過去

把物質世界定義為一個過去決定未來  确定的/充滿惰性的物質世界

但為了讓人還有一定的自由

【庸俗的實踐論】因此它必須說作為偶然性的來源的主觀能動性 = 任性的/不确定性的“黑箱”:莫名出現的。他們喜歡援引測不準原理

【庸俗決定論】描繪的僵死的圖景裏的【庸俗主觀能動性】被描述成某種活躍的東西,它可以改造這個世界。

這種實踐論是建立在庸俗的谄媚的決定論基礎上的自私自利的實踐論 →最會被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所把握: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就是為自己的利益服務的一個內在的一畝三分地。

【辯證的實踐論】忠誠  對未來保持忠誠

【辯證的決定論】→【定律/必然性】存在于未來

意識是屬于整個世界的客觀必然性  整個世界必然往那個方向湧動/受它吸引被它征召

當下是不停地從必然性那裏由它激發生成出來的

所以內在的【自由意志】想要做出抉擇,想要做出犧牲/奉獻,做一些不同的事情的意志

所以這種【自由意志】= 客觀必然性在這個世界上【降臨】它自己

【辯證的實踐論】代表內心要對未來的必然性保持忠誠

客觀必然性的【降臨】必然要通過人的意識這個中介才能實現

自由 = 對未來的必然性、最後的那個目的王國保持忠誠:馬克思那裏的全人類的解放。

世界使人神經系統裏的激素産生反應,如對某些現象的抵觸(是有物質支撐的)→是整個世界本身在對那些不公平的現象有反應

當【自由】降臨的時候,它會使人感到一種必然性,而不是随意/偶然的做一件事 →即一種“不得不/必須這樣做!”一種最極端的不自由

兩種實踐論的區別:

【庸俗的實踐論】用一個寒碜/狹小的主觀能動性驅使着惰性的身體改造惰性的自然;

【辯證的實踐論】這裏“心靈”反而是惰性的,而目的王國本身在驅使着心靈擁抱自由,去敢于兌現自由:也就是【實踐】來代替理論上的玄思/冥想。

.

庸俗的自私的實踐論

在庸俗的決定論的基礎上産生的對應的就是庸俗的實踐論,就是庸俗的決定論加上主觀能動性

這個主觀能動性是一個偶然的例外,是某種內在的不确定性的黑箱,

活躍地驅使身體改造惰性世界

辯證的實踐論——忠誠

根據辯證的決定論,定律、必然性存在于未來,

自由意識歸根結底是客觀未來的整個世界的必然性的降臨

而且按照黑格爾辯證法,這種必然性必然要通過人的意識這個中介才能降臨

所以自由實際上是對這種未來的必然性,最後的目的王國必然王國保持忠誠

必然王國在驅使、召喚、征召人的有些惰性的心靈去擁抱自由去兌現自由去踐行自由

當自由顯現、降臨時,當必然王國呼喚着你去自由地行事時,這種自由的行動會讓你感到必然性。

雖千萬人吾往矣!我不得不這樣做!我必須這樣做!我只能這樣做!

這就是自由,這就是一種最極端的不自由

這就是辯證法,最終他讓你把自由體會為使命,一種超過你的原為強大的力量在外部在未來召喚着你,這就是真正的自由

————————————————————

vmz:

所以人類從來都具有自由,要麽是逃避真正的未來必然性的征召,躲藏起來享樂

要麽是一種勇敢地迎接和承受未來的那種真誠而明快的創傷性的自由。

後一種自由意味着要和陳腐的循環、虛假的偶然性“自由主義”幌子相決裂,而看到世界的內在矛盾和困局

在這個意義上,自我參與進了這個未來必然性的自我實現

于是個體的獨屬于她/他的愛意、情感和品位,就會銘刻在這個世界的本體論層面,參與進去,成為必然性的一部分,共同镌刻在這個世界的源代碼裏,為這個世界本身訂立新的目的論法則。

這就是黑格爾主義、馬克思主義的自由。

評論:

“庸俗的自由“給你兩個選擇,你任選其一”;真實的自由“別無選擇”

“是否可以用日常語言這樣表述:無目的的自由只是散漫,庸俗的自由導致為所欲為甚至自私自利,辯證的自由是人能夠自我選擇正确道路的自由。”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