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用筆記第 14 章 vmz談決定論

vmz談決定論

【辯證法】未來是完全确定的嗎?

【筆記:

正題:未來是确定的

決定論:物質世界是已經都确定好了的

宿命論:自由是一種幻覺

反題:未來是不确定的

自由意志:思維是不确定的,不受物理定律約束

非決定論:未來是不确定的,比如說是概率的,偶然的,随機的,荒謬的

庸俗的合題:主觀能動性能影響未來

庸俗的實踐論:物質世界有客觀規律,思維有主觀能動性…

真正的合題:未來是确定的

未來不是被确定的,不是被過去、現在所确定的

恰恰相反,過去現在是被未來确定的、被未來決定的

這種回溯性的确定性、反向的因果性才是真正的确定了的,才是辯證法所要去把握的世界運行的規律,才是黑格爾意義上的必然性

————————————————————————————————————

【辯證法】關于(時間)決定論–未來決定現在,現在決定過去

1.庸俗(谄媚)的決定論:

對既得利益者和上位者谄媚的心态,所導致的一種形而上學的思維。人的主觀意識體驗按照過去、現在、未來的順序進展,但不能因此推演物質世界也如此,否則就是唯心主義,因為心靈和物質是兩種事物,心靈時間的方向性不能代表物質時間的方向性。

1-1. 進一步說,衍生出的宿命論: 物理定律決定物質,物質決定心靈,自由意志是荒誕的幻覺。“既得利益”已經存在的東西決定無,進而能無中生有,陳舊決定新生。

2.辯證(解放)的決定論:

現代物理學特別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明顯的意味着未來決定現在,現在再回溯性地決定過去,物理學定律并不是從過去影響現在和未來,實際上它是在未來作為整個現實世界運動的方向和目的,引導召喚世界變成它所要求的的樣子。

如果定律存在于過去,那麽它随時都有可能失效,因為過去意味着不再存在和消失,否則需要一個“主宰”不停地去守護、維護這個定律,這實際上就是谄媚的軟骨頭,一定要有一個奴隸主存在去預設和維護這些。

物理學定律本身是存在于未來的,所以不存在失效的問題,不需要維護,它從未來去決定當下如何湧現生成出來,所以真正确定的是未來而非過去,真正的決定論是未來決定當下,現在決定過去。

(我不能說物理學定律是一直存在的嗎?為什麽要說它是存在于未來的呢?冀熱死我聽得好懵啊,是因為我不懂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嗎?雖然我知道學習物理數學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不知道這兩門學科的知識欠缺還會影響我學習哲學啊!!!)

【筆記用戶芳草碧__:】

v的那一系列辯證法的視頻是連着的,他當時還抱着簡單科普就能啓蒙的幻想(不成熟)(本人be like:你說得對,反正像我這種傻子就是看不懂、、、】,把視頻壓縮得很厲害,一個觀點拆開來分到三個視頻。

要理解v(這一部分)的決定論,不看別人的筆記的話,就把【未來是确定的嗎】【別再污蔑決定論】【何為實踐,何為自由】這三個視頻連起來看。

v其實開門見山地回答了過去決定論的弊端,過去決定論的時間性、連續性、因果性不是物質世界有用的,而是用主體本身的體驗來“越俎代庖”的——這樣,過去決定論就是非法的,過不了休谟的懷疑論。

想象一下,假如所有事件都爆發在一個點裏面,你只是部分地體驗了其中的一些事情,而後又體驗一些其他事情,把這些零零散散的體驗串聯起來,就能構成“線性時間”“因果”“規律”嗎

正因為過去決定論的因果性、連續性都是非法的,所以過去決定論的未來是不确定的–因為這種因果性随時就會失效(除非你甘願用你的主體性來維護他),你永遠也不能用過去來預測未來。不能确定一只鳥兒飛到了樹上到底是會突然消失還是吃掉,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一個提前到來。

如果要死認事件之間的因果性、連續性,“定律”在任何時間生效,這就代表主體性不過是某種“必然性”的一個褶皺,主人意識不過是癡人說夢,這樣的世界顯然是無意義的(用v的話說是無意義的空轉)。後者不符合現實,所有的運動都是規律的奴隸,所以v說他是fd(這是什麽縮寫呢?好無助,不想猜謎語啊我,f什麽?但這是可以說的嗎、、、)的,這種觀點在現實的表現其實就是卡比多(去搜了一下,這是一個神,和宗教有關)千秋萬代,一種f飽(什麽東西?f是反?還是非?飽又是指代了啥?)的不能再飽的ysxt(應該是意識形态的縮寫)。

前者就是惰性的,明明知道連續性不存在,但是又裝作它存在,為了避免不能惶惶不可終日地活着,還要一口咬定他。所以v說他是谄媚的。

那為什麽說,未來決定過去呢為什麽未來-現在-過去不是線性的呢

這裏其實牽扯到主體的體驗,線性時間是怎麽來的,主體其實根本就體驗不到過去的維度(過去早就消失了,而且要說體驗過去,非得把整個世界都體驗一遍不可,這是不可能的),

而且哪怕是現在這個維度他也不能夠說他是實實在在體驗的。一切都已經發生,主體後者後覺地把他們符號化,注冊到符號系統裏面,才構成了主題體驗的“現在”,但是這個行為意味着主體已經正存在于未來!

正因為,主體存在于這些事件的未來,才能夠回溯性的把他們串聯起來,依次排列,組成所謂的線性時間!用數學作比喻:所有事件是一個混沌的大集合{a1,a2,a3….an}

這些事件沒有任何關聯,就像1,3,9,27……這串數列一樣沒有任何關系,但是主體偏偏把它們篩選出來,給他們總結了一個規律叫做“3^n”,并且規定n的始末和範圍,但是這個始末與範圍他不是在過去自在的,而是主體在未來規定性地設立的。

依照這串“規律”,主體就能夠知道,如果現在是“81”,那麽意味着這個事件發生在怎樣的過去,并且是依照怎樣的軌跡發生在世界當中的。

(其實看v後期的視頻,也能明白他其實不怎麽承認“規律”的合法性,他确定的只是物質本身的存在,物質的運動發生出來我們所總結的各種規律–而這些規律是主體憑借他的智性來規定的,依靠實踐來驗明的,而非存在于任何方向主宰一切的)

這就是v所說的未來決定過去,他并不是線性的,它體現為線性只是因為主體用他的能動性,從未來回溯倒過去推理了某個規律給他規定成為“因果”、“線性”的,主體可以無限的用轉換,用另一種形式,另一種規律,甚至只是單純的觀測總結來刻畫這些運動。正如表示1,3,9…….這一串數列有無限種方式,只要我們在數學上設立不同的規定性、不同的符號就能刻畫他,甚至是無限地寫下1,3,9,27,81……..來刻畫它。

我們能用慣性系來刻畫一個籃球如何從10m高樓落下,能用萬有引力解,還能往裏面引入積分、函數、是否考慮相對論效應,又或者是用哪一些我們還要再發明的工具。但是所有的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已确定一個籃球,從規定點p,花費我們規定的時間x,在規定的空間內,沿着我們觀測到的’曲線”,直接地下落,到達規定點q”,否則規律就是無意義的。

我們看待歷史中某些人物的行動,把他說成是“歷史必然性”,其實就是這樣的規定性,不是說存在一個超越性的他者主宰一切,實際上歷史必然性的權柄來自于主體自身,因為主體需要(想要)前往彼岸世界,所以他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這種規定性,而且用他的理論去規定過去(這種規定不是強詞奪理,而是實踐意義上的,通過言說充分利用過去的切有利因素),使得他成為“規律”,只有在這種意義上,gc(這又是什麽縮寫啊?是我想象中的共那個c嗎?)是才會必然的未來,而不是偶然性的發生。

這種規定性,就是主體性,主體性意味着有限性,而且行使他的有限性–來把握,來回溯,來刻畫物質世界。這裏生效的機制其實就是辯證法。所有的質和量的劃分,矛盾的規定,都是我們規定的。

v早期還沒展開他的觀點,所以采用了“物理定律存在于未來”這樣的表述來表示這樣一個模型。但是因為“規律”這個詞具有一定誤導性,導致某些人還是用過去決定論來看待v的表述,當然看不對眼了。

v所言的“未來決定過去”,就是指我們在後者後覺的意識世界(他往往用符號系統來表述),怎樣去用我們的“規定性”“預測(規定)”了物質的運動,其實是對物質的刻畫,也就是認識的總結。這個表達很容易理解,就是謝林反駁笛卡爾說的“因為它存在,所以它存在”,表示笛卡爾證明上帝存在的過程不過是笛卡爾“一廂情願”的規定罷了。

v以此展開的關于自由意志的論述,就是指在我們心中确定的那個未來,(“唯一的未來”等同于唯一的規定性)在我們的心中觸發了怎樣的震動,而後我們響應着這種“征召”,使得現在朝着未來(我們需要的那個)拟合。

最後一段,主要是反駁有人的質疑“未來決定論是谄媚普羅對未來的期待”:

是否“谄媚”怎麽站在自己的jj立場上為自己說話就是谄媚谄媚應該是個小學就教過了的詞吧你要否定符號學,用傳播學、語義學來替代它,結果自己竟然還犯語義錯誤

還是說,你真的不屬于這個jj(什麽縮寫啊啊啊啊啊 階級嗎?)

【vmz出現在評論區】

用戶提問:不懂就問,物理定律為什麽必須存在于時間中,能否推一下關于定律存在于未來的文獻(非擡杠

vmz:

因為現代物理學版本的理念實在論(存在一個非時間的定律領域,從那個領域出發來賦予整個世界以物理學确定性),在邏輯學和本體論是上失敗的。

這個運動的路徑其實邏輯實證主義走過:1、邏輯實在論,邏輯學的理念(同一律、矛盾律),是實在的。2、從邏輯實在論過渡到數學實在論。

這個1-2的過程,就要求完成從邏輯學(集合論)到完備的數學的過渡,即從邏輯學中演繹出完備的數學公理體系,這個哥德爾不完備定理已經表明不可能了。

3、從數學實在論過渡到物理實在論。這個2-3的過程,就更不可能了。即從數學系統中,推導出完備的物理學體系,并且這個物理學體系,就是現實宇宙中運行的上帝版本。這個基本上西方學術界想都沒想,就是不可能。而且現代物理學中定域性/局域性原理的出現,就已經重新塑造了所謂的物理定律的本體論地位:它不再是超越于宇宙場域之上的非時間(a-temporal)的永恒權力中心,而是在具體的場裏面,根據某些對稱性破缺,在現實歷史的演進中生成出來的。

關于定律存在于未來的文獻,我覺得你直接研究現代物理學就明白什麽叫定律存在于未來了。定律,歸根結底是物理結構裏的數學關系的顯現,從模糊到清晰,從未來到現在,那些慢慢顯現出來的一個過程,其實就是基本粒子和能量場的演化過程,能級和有序度越高,探測信息的尺度越多樣,空間中的數學結構就越明晰。

這個意義上,現代物理學并不是定律與實體二分的心-物二元論,實體無非是一個更局域化的定律,定律無非是一個更對稱的、更廣域的實體。

還有文獻的話,其實還是有的。就是去看國外的分析哲學、科學哲學的期刊,有的會聊到定律領域的時間性問題。我覺得塞爾、普特南等人對于物理實在論的批判是很有啓發意義的。理查德·羅蒂在超越實在論基礎之後的一些思考也是有借鑒意義的。還有一些名頭比較大的,敢于做本體論、時間性的分析哲學家那邊,都有比較好的內容。這些問題我不太想看別人的答案,而準備留給自己思考。現代物理學我還沒有功夫仔細認真去學。另一方面,閱讀晚期海德格爾的本體論,也有助于理解這整個問題背後深邃的、富有張力的世界結構。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