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用筆記第 2 章 拉康的基本理路

拉康的基本理路

【拉康的基本理路:小他者、對象a、大他者……我将成為一個他者】

用戶寫的筆記:

拉康1901-1981

【理論】

【齊澤克分法:】

1936-1953年的拉康為古典拉康

1932 拉康将博士論文(33例妄想症)寄給弗洛伊德僅得到公文式回信

1936 提出了鏡像階段

1953 提回到弗洛伊德 Freud 使用語言結構主義來颠覆弗洛伊德(即日本學者提出的理論弑父),對弗洛伊德理論釜底抽薪,徹底改造,主要有提出能指理論

【一般區分】

青年拉康:

超現實主義思潮 《蛋中的達利》,拉康與達利是好友;思想主要為母子共同體;同時反對建構主義,向往行走的瘋癫(世間如夢 玩世不恭 )

新黑格爾主義(法國學術界,非美國),柯耶夫對現實的批判,對黑格爾的主奴辯證法欲望辯證法的重解讀,也有好友梅洛龐蒂,好友齊奧伊西斯等;

①青年拉康:主要受到超現實主義思潮(主要是達利,拉康同他都反對建構主義,批判現實)與新黑格爾主義的影響(當時的法國學界主要都是受到新黑格爾主義的影響,主要由科耶夫引進,以對象性關系認同為核心的主奴辯證法,以主體間性為的讨論為主要,如梅洛龐蒂/喬伊斯…)

早期拉康

提出想象域

提出鏡像理論

1 小他者a

2 僞主體/僞自我a’

②早期拉康:主要研究三界(其實你說它是界的話它就仿佛有一個邊界一樣,這樣是不對的。拉康使用它都作為一種形容詞,就像一種舞臺/窗口)中的想象域,這個時期主要提出他的鏡像理論。同時在這裏他提出了小他者(這個小他者并不是拉康後面所提出的像夢中情人一樣的對象a,a’在鏡像階段構成了主體僞自我)的概念——a’

中期拉康

注重象征域

研究能指鏈:

1.語言學的結構主義,語言即對存在的殺戮

2.僞個人主體論(該理論認為笛卡爾我思的主體是虛假的騙局,即cogito主體)

3.大他者A理論

4.無意識是他者的語言,颠覆了弗洛伊德的無意識,由于弗洛伊德的無意識為最本我的原域,但其被拉康認為是生物學意義的,排除出人外

5.欲望在能指鏈的轉喻

③中期拉康:主要研究象征域(到象征意義就開始有語言進來了,小朋友已經從他人的那種非語言的中介中進入了語言秩序中)并主要研究其中的能指鏈。在這裏他引入了結構主義語言學(“語言即對存在的殺戮”)和提出了僞個人主體論(可以說拉康是第一個認為所謂的笛卡爾“我思”那種主體是假的,是你通過想象誤認,然後通過語言進一步被迫害的那種主體)以及大他者理論——“無意識是(大)他者的語言”(所謂的主體是大他者言說的工具,這裏他已經颠覆了弗洛伊德所認為的那種“最本真最本我”的無意識)與對欲望的研究(能指鏈上的轉喻)

晚期的拉康

真實域普遍叫做實在界,這樣翻譯其實不好,容易和實在論混淆;這裏的真實域是指現實中不存在的東西,是一種象征域的失敗,是剩餘

1這裏象征域的失敗稱作大寫的物,

2此處提出了真正的對象a(這裏不能和小他者混淆,是不同的);

3 症候,症狀

④晚期拉康:主要研究真實域(主流常翻譯為實在界,實在其實很容易聯想實在論中的“實在”,好像是現實中存在的一種東西,但是拉康這裏它是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東西,或者說一種失敗/剩餘,那種無法把握一閃而過的那種感覺)在象征域中的失敗才是拉康在真實域中所研究的那種大寫的物/對象a(區分于鏡像階段的小他者,它們不是一個東西,它是象征域的失敗)同時提出了症候(加上幻想=症象人)

早期的拉康對各類舊理論進行颠覆批判分析等,但接近晚期拉康則給出了絕望的肯定,其最終理論與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離理論向呼應

在晚期拉康這裏,可以說是給出了一種比較肯定的答案(雖然它是一種很絕望的肯定與現實的失敗,同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理論)類似于“等待戈多”(戈多不會來但你必須要等下去,因為它應該來但又不會來,所以它是一種真實)

如果用拉康來講愛情的話——就是你的無意識被一個并不存在的幽靈活生生地鑽出了一個空位/“缺如”,然後你就只能圍着這一個空位不停地轉,從一個能指轉到另一個能指,轉喻接着轉喻,直到你死為止

(直到你死,你都不會知道你愛的這個對象a/人它在何處以何種方式離開了它的位置,只有它曾經在或者它應該在的這種感覺,所以它就是唯一大寫的真實)

《拉康選集》:“事實上蘇格拉底也好,笛卡爾也好,馬克思也好,弗洛伊德也好,他們都無法被超越,因為他們以熱忱從事的研究,因為這個熱忱就在于揭示一個對象,這個對象就是真理”。也就是說他們的不可超越,就在于他們在揭示一個不可能性,作為一個不可能的真理,因為它的不可能,所以它才是真理,正是它的無法抵達,所以你無法停下腳步(也有些學者提出拉康這裏所提出的大寫的物/不可能存在之真,就是歷史本身)

蘇格拉底也好,笛卡爾也好,弗洛伊德也好,馬克思也好,他們無法被超越,因為他們用熱忱從事着研究,熱忱在于揭示一種(拉康意義上的)真理,在于揭示一種不可能性,因為不可能所以是真理,真理就是大寫的物,明知會失敗,卻無法停下腳步,就是要去僭越和追逐,它就在遠處在我無法抵達之處;

——————————————

用戶ID:誰在喊我——

發言:

“無意識(大他者的語言)被一個并不存在的,幽靈般的東西活生生地鑽出了一個空位,然後你就沒有辦法,只能圍着這個空位轉,從一個能指轉到另一個能指,轉喻再轉喻,轉得至死方休。對象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離開,你不知道,你只有她曾經在和應該在的那種感覺,所以它就是唯一的大寫的真實。

我想到了一句詩。。。這句詩我不知道為什麽我對它很感興趣,聽到上面那段話的最後一整句話時,我突然想起它來。它是符合結論卻不符合上述條件的,可它能不能算是一種真實呢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最後四句: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

針對提問:“Up怎麽學習到這些的?自學嗎還是專業學習的?”

用戶ID:yj新世界2

發言:

“你問的這個問題在我看來無意義,而且很可能是為了為自己找一種贖罪券,或者一種抽象出的小圈子化認同”

“如果自學和專業學習本身是兩種不同的樣态的話,讨論何種優劣本身就是很意識形态的,就好比你說你是覺得進體制為人民服務還是在民間為人民服務一樣。你要在這裏評個優劣就從根本上轉移了問題本身”

“對于kapital也是要以這種姿态去對待他們說的話,kapital再怎麽經濟理性如果這個理性運轉起來與自身相bei離,使勁的就是讨論一些無意義的假如這樣一切都完美的幻想,這種秩序性是絕對空洞的。”

“這不還是假定了一種抽象的寬泛的自學或者專業學習就是怎樣的,但問題書,專業學習裏有激進的否定性,自學裏也可以有,反過來自學可以變成唯我論,純粹的服從炮制出的預言會讓人主體被抽空,類似科學實在論。這不是哪個效率高的問題,而是這兩個樣态如何實現其自己更有效率,效率是生産鏈分工體系的效率還是把人從這種鏈條解放的效率,一般的效率就是前者的意義,所以它不夠效率,你需要一點辯證法普遍化思考”

“你既然看哲學就要明白存在着的運動着的東西它只要維持其存在就好了,他不需要額外前提或者一定附着在某種東西上,就比如比自學更自學推出的自學才是更為真正的自學本身,而就算給你資料自己學,你按着這個綱領來學,那麽要更加獨立的話 自學其本身也是要褪去按照這個大綱把握這個東西,相反我們可以把知識和自己體驗到的,在物的觀測現象,事物出現你眼前或者有動靜把握一種曲線性,這是拿理科來舉例,自己有方法幫助自己理解,如果這樣子那麽我們就會發問前者的那種自己學習是真的自己嗎,我現在很大程度上用強行回溯性建構來講,所以有些地方表達太庸俗了畢竟我不是時刻都要這樣深的感覺,但我至少知道它長啥樣。那麽這個自學到自學這個本身就是他的存在,存在和你的統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