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用筆記第 16 章 科學VS迷信

科學VS迷信

我國科學主義  轉基因現代醫學 等分析才能有答案

主張對自然界祛魅

科學主義反題就是神秘主義中藥吹對轉基因恐慌式反對不相信科學主義的冷酷的分析對生命力的賦魅

如買營養品的老人可以通過這個産品跨越性的提高生活質量

兩種思潮合體為新世紀運動後人類運動

科學描述神秘主義途徑

使用量子分析禪定  分子業力學 等  超越性的虛假合體

真合題:科學主義自身

科學主義為一種信仰

普朗克:你必須有信仰

該信仰為因果法則支配的普遍信仰

.

【評論:】

我是學中醫的,在我學習的過程中,我也從書中感受到一種文化與科學的抗争。我不清楚《黃帝內經》是怎麽樣,但我認為《傷寒論》的演變就是如此。

傷寒論的作者是張仲景,在經歷過十室九空的大疫後,他著作出不同于內經(文化與醫理都有)的只講病理與藥方的傷寒論

而後幾朝,傷寒論的追随者們就不斷地在其醫理上發展自己的經驗與見解

到了宋代,追随者者變成了尊崇者,死用仲景方(竟不能更張毫厘——韓祗和《傷寒微旨論》)

所以,一些醫學家(韓祗和,龐安時,朱肱等)就開始改革,“別立新方而不從仲景方”

至金元時期,醫學領域出現了百家争鳴的局面,金元四大家,各自從自己的實踐與看法發展醫理

其中,劉完素創新論,立新法,制新方,後世稱“傷寒宗仲景,熱病崇河間”

到元末,王安道将溫病這一理論徹底從傷寒理論中分出,“溫病不得混稱傷寒”,中醫醫學邁出了一大步。而後明清溫病諸家,又在溫病上發展

而在近現代時期,溫病學學家們也試圖與西方傳染病學結和,對溫病理論進行發展。

而至今天,中醫學者體現出五花八門的局面,有主張用舊方的,有主張活用舊方的,有主張創新方的,有主張重走神農嘗百草路的,有主張徹底投入現代醫學抛卻中醫理論的,甚至,也有像我溫病學老師一樣要回到道醫上的,有試圖煉丹的。

而中醫吹們,卻要把我們從現代醫學中踢出,踢回到上古巫醫時代,簡直是對我們從張仲景到現在所有試圖完善病理、醫理來治病救人的所有中醫學者的污蔑!

但更可悲的是,他們擁有權力與資本……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