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上
正題:“人可以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反題: “人不能……”
庸俗:“人不能一次……”
合:人可以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正題認為河流在不同時間內可以維持自身的同一性,是鐵板一塊的;反題認為河流始終處于流變的狀态,是間斷、碎裂的。
庸俗辯證法将正反題的說法全部囊括其中:它一方面(【一次】)認為人的行為本身就是間斷的,人在執行一次行為時,實際上已經完成了無數次細微運動(飛矢不動),這就否定了運動的連續性,因此人的行為是絕對斷裂的;它另一方面(【同一條】)認為河流始終都在不斷更新,後浪不斷否定前浪,是絕對斷裂的。其結果就是破壞了人的行為的同一性,也破壞了事物本身的同一性。
真正辯證法将重音轉移到【人可以】上,認為正反題的矛盾不在于分裂與同一的矛盾。【人可以】表明(反題中)人可以在同一性中把握差異,(正題中)也可以在差異性中把握同一,這是人獨有的能力。
.
【評論瑞平:】
我能吃一碗飯[調皮]
我吃了[星星眼]
呀,這吃了一口的飯就不是我剛才那碗了[大哭]
我能吃兩碗飯[調皮]
……
我能吃百八十碗飯[尴尬]
好吧,
這碗飯是指我從開始吃到吃光中間所有過程的飯,我吃也是從這碗飯有到沒有中間過程我吃這個動作。
我吃了一次,飯吃了一碗,同時開始同時結束,是一件事。
同理過河是一件事,不能分。
(廢話,我吃飯不是一件事[doge]還是兩件嗎?)
【所以vmz在視頻裏說:庸俗認為的“人不能一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是斷裂的、不連續的,】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